1世界首台纯燃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煤粉锅炉实现连续稳定运行2019年12月6日,多名专家对陕煤集团新型能源有限公司咸阳新型热能公司1号锅炉进行评审。
近日,国家能源局两次下发文件,要求进一步加快煤矿复工复产、保障煤炭稳定供应。本月电厂日耗很难回归至高位,且下游多有长协稳定供应,短期内难以出现大规模集中采购。
港口现货很少,少数贸易商和水泥厂以指数上浮1-2元/吨成交,拉动港口煤价继续小幅上涨。此外,由于发运受阻,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骤降,市场煤资源有限,煤炭交易有价少市。再加上印尼暴雨,装船周期延长,进口煤到货周期延长,下游依靠进口煤补库希望落空。截止目前,秦皇岛港存煤390万吨,降至4年来最低水平。但在疫情没有得到明显控制的情况下,上游产地复工和汽运短倒等各项工作均受到很大阻碍,各大运煤铁路难为无米之炊。
目前,环渤海港口煤炭调进继续保持低位,优质煤炭保持紧张状态。由于装船数量高于调进,秦港存煤有继续下降的可能。需求方面,湖北区域内动力煤市场需求整体较弱。
供应方面:产地,临近年关,产地煤矿陆续发布停产放假通知,同时,受近期恶劣雨雪天气影响,产地运输受限,煤炭调出受阻,部分矿井出现顶仓后采取减产、放假政策,稳价销售,上游供应量整体减少,随着降雪天气缓解,预计春节前后,产地煤炭市场保持弱稳;北方港口,港口存煤继续下降,海运费跌幅有所收窄,港口煤炭价格小幅上涨,1月10日环渤海5500参考价562,较上周上涨3元。市场评述本周,湖北区域动力煤市场运行持续走弱,煤价延续下跌。其中:各主力火电厂受冷空气影响,季节性日耗增加,仍以去库存为主,需求没有显著释放,电厂库存可用天数依旧保持20天以上,预计,春节前后,电厂日耗将保持相对平稳,仍以去库存为主;水泥、化工企业春节假期储煤基本结束,同时,湖北区域内主力水泥厂陆续进入一年一度的大修期,预计检修持续一个月左右,煤炭采购预期不强这可能导致上游供应端对产量的调节更加容易,产能增长不等于产量增长,限制煤价下行空间。
进口政策存在不确定性,且进口煤难再现2019年的价格优势,预计进口量增速放缓。从长远来看,浩吉铁路对环渤海港口下水煤的分流定会显现,港口的市场煤竞争可能更加激烈,贸易商退出或转战二港、内陆直达的趋势难以逆转。
中间商减少? 港口库存去化受特高压输电,清洁能源发电增长,控制耗煤总量等因素影响,加之进口煤冲击,造成西煤东送铁路运量增幅有限。坑口化工煤、港口水泥煤的阶段性采购对行情短期波动影响较大。当API8高于或低于上述北港三个指数平均值40块以上,则予以剔除。2020年进口煤政策应仍有总量控制,政策松紧程度政府可依据供需情况调节。
然而沿海耗煤增速可能低于全国,对于港口下水煤市场来说,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。2019年111月,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9553万吨,同比减少4.15%。11月下旬起,贸易商消极发运出清库存,同时四季度南方干旱刺激火电增长,港口、电厂库存出现了快速下滑。虽然房住不炒调控基调一再被强调,但2020年与2019年相比,整体来看地产行业环境不会进一步收紧。
随着长协煤在环渤海占比提升,其维稳作为将更加明显。2019年全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到港量为0.75亿吨,相比2018年基本一致。
从电厂角度出发,即使2020年煤炭市场供需偏宽松,仍要保持中等偏高的安全库存为宜,避免阶段性紧张时集中采购,造成市场煤价格波动剧烈。2019年110月,协会直报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完成21.6亿吨,其中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4.1亿吨,占大型企业原煤产量的65.3%,较2018年提高约5000万吨。
需求端,沿海电力需求平稳,且以长协+进口采购为主,市场煤应关注非电需求。期现价格分析 市场煤与长协煤价差收敛2019年神华年长协价公式为535占比50%, BSPI、CECI综合价、CCTD的均值占50%,月长协按CCTD、CCI、CECI成交价计算均价。2020年国内煤炭供给虽然产能在释放,但是产能集中度提高。宏观逆周期政策托底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但是政策刺激下钢铁、建材需求支撑明显。这一方面反映出新产能投产对供给的补充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煤企存在超能力生产现象。至1月上旬,部分省属电厂率先签约,华能、大唐、华电、华润等大型电企仍在与煤企博弈。
常规的安全、环保检查对产量的影响趋于弱化,2020年要关注晋陕蒙地区突发事件后的政策的变化,对供应影响较大。2019年国内环渤海下水煤长期倒挂,中间贸易商去化,长协煤占比提升,2020年价格波动可能继续收窄。
由于浩吉铁路是新建线路,配套的集疏运系统尚待完善,运价优势也不明显,预计2020年其对环渤海下水煤的替代量有限,预计在1000万2000万吨/年。其中火电同比增长1.6%,增速同比回落4.6个百分点。
2020年铁路运输能力过剩,浩吉铁路配套不完善,影响暂时有限。随着无效低效产能退出,优质产能通过产能置换释放,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9年111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6.1%,为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。2019年111月,环渤海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6.47亿吨,同比减少约930万吨,下降1.4%。下游用户兑现长协和高性价比的进口煤为主,市场煤需求减少;同时上游因安全事故、坑口电厂及煤化工需求旺盛影响,坑口煤价较港口坚挺,导致港口煤价持续长期倒挂,贸易商往港口发煤积极性越来越低,许多贸易商退出环渤海港口市场。当前澳煤价格回落至2016年水平,继续向下空间有限,2019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煤价下行,澳煤价格优势缩小。
2019年12月5500大卡月度长协价格550元/吨,环比下降20元/吨,而年度长协价格降至546元/吨,年度长协、月度长协和现货的价差已经缩小到基本平水。近两年印尼煤炭增产迅速,2019年印尼煤炭产量6亿吨,较2018年产量5.28亿吨增长约13.6%,预计2020年印尼煤供应宽松可能性较大。
2020年煤炭先进产能将继续释放,但是产能集中度提升,产量增速可控。神华提出的2020年月长协定价机制基本与2019年相同,为上月最后一期的CCTD、CCI、API8、CECI,取算术平均值。
该举措将导致电企竞争加剧,利润下滑,电企打压煤价的意愿更加强烈。澳煤通关真空期过后,二季度进口煤量快速恢复。
用煤需求增速放缓2019年111月,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6479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4%。2020年1月1日起采用基准价+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。2020年随着资金逐步到位,后续的基建工程将有望集中开工释放需求。库存来看,2019年社会库存总体处于高位,但是贸易库存减少。
2019年9月28日,浩吉铁路正式开通运营,其规划年运输能力 2亿吨以上。陕西受2019年1月12日百吉矿难影响,15月产量同比明显下滑,6月开始生产迅速恢复,至11月已达到累计同比正增长。
常规的产地安监环保检查,对在产煤矿的影响逐渐减弱,需关注矿难等突发事件对生产造成的影响。2019年111月,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40721万吨,同比增长4.5%。
基本面情况 集中度提升2016年下半年,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触底回升,2019年111月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加27.3%。预计2020年市场煤和长协煤的价差缩小,根据市场供需松紧,二者可能互为压力和支撑。